第859章 文初帝的秃头危机
是真心怜惜那些士兵性命,便更该整合力量,以最快的速度结束这场内战。”
“如此,方能使天下早日重归一统,黎民得以休养生息,将伤亡降到最低。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,陛下请三思啊!”
这一番话却是点醒了李彻,自己之前确实有些过于执着于完美的胜利,总希望能以最小的流血代价去赢。
但战争的本质就是残酷的,有时候加速进程反而是最大的仁慈。
李彻沉吟片刻,随即站起身,对着杜辅臣郑重拱手,深深鞠躬:
“杜相金玉良言,振聋发聩,朕有时过于执着......受教了!”
杜辅臣见李彻从善如流,甚至对自己这个老臣躬身行礼,心中更加欣慰。
有决断,有手段,更能听得进谏言。
先帝的眼力真是太好了,这简直就是明君典范啊。
“陛下能作此想,实乃天下万民之福。”杜辅臣捋须微笑,眼中满是赞许。
李彻直起身,神色已然恢复从容。
他拉着杜辅臣重新坐下,又说道:“杜相既到洛阳,便安心住下,不必再忧心帝都琐事。”
“眼下,这洛阳城百废待兴,正需老成持重之人打理,便请杜相替朕梳理民政,安抚百姓,恢复生产。”
“待秋高气爽之时,杜相再随朕一同渡过长江,直入帝都,届时再论杜相之功!”
杜辅臣知道这是李彻对他的倚重,立刻拱手领命:“老臣必竭尽所能,不负陛下重托!”
。。。。。。
李彻这边是君臣相得。
而千里之外的帝都,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。
秦会之心中早已断定,杜辅臣此去是肉包子打狗——有去无回,定然是投了李彻。
但这馊主意是他出的,他哪里敢声张?
只能暗中祈祷杜辅臣念点旧情,或者李彻慢点动手,让他有点缓冲时间。
故而,在朝堂之上面对文初帝询问关于杜辅臣的消息时,他只能含糊其辞。
说‘北地路远,消息传递不便’,‘或许杜相正在与奉王据理力争’云云,尽力拖延。
文初帝和一众官员苦等杜辅臣的消息,却如同石沉大海,杳无音信。
只知道杜辅臣一行人进了洛阳城,就再没出来。
时间一天天过去,各种猜测开始蔓延。
也有人还抱着一丝幻想,觉得杜辅臣是不是被奉王扣押了?甚至正在遭受磨难?
还有人不知道从哪听的谣言,说是奉王喜吃人肉,尤其爱吃位高权重之人的肉。
杜相没